前言
对于人的命是天注定还是可以后天改造这个问题,人们一直争论不休,有人认为命运是从一出生就注定了,再怎么努力也无用;有人认为命运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改造而改变的,所谓“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”;还有人认为命运随时可以改变,只要你够强大。
显然,抛开意识形态,站在每个人所处社会环境的角度,思考相同的价值观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,这是人性所决定的。有些人一出生就是大富大贵,有些人一出生就是贫困交加;有的人在人生中能遇到贵人,有的人则是一直独自前行,也就是说不同的际遇和不同的年龄会造就不同价值观。
二、传统思想与命运
传统文化里“命”是定数,“运”则是变数,这就是命运。老子曰:“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”,讲的就是福与祸相互依存和互相转化的关系,如果好的事物把握不好就会变成坏事,而将坏事把握好了就会转变成好事。
《了凡四训》是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自己一生的经历,用切身的成果,否定了传统的“宿命论”,也否定了“人的命由天定,胡思乱想没有用”的论述,认为人的命是可以通过努力和修为来改变的,是一部非常励志的家训。
袁了凡先生在他年轻的时候曾遇到过一位神算子,算出了他的过去,推算了他的将来。先生觉得过去的事情算得很准,但对于未来,他不想认命,想作出改变,于是开始借行善来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在他努力做善事的过程中,发现自己的命运真的随着做善事而在悄悄改变,以前那位神算子给他算的很多地方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,于是他更加相信云谷禅师“命运是可以改造的”这句话,所以到了晚年留下了这本《了凡四训》。
袁了凡先生认为,人的行为是受社会支配的,会随着社会的给予而不断发生变化,这和现代科学理论如出一辙。如果能从儒释道思想中悟出一些做人做事的态度,结合真善美文化传统,时刻保持着心中那份善良,做好自己,帮助他人,命运也就自然而然地改变了。
后语
虽然从科学和文化的角度来说,大部分的观点认为命运是后天打造而非天注定的,但我个人还是认为冥冥之中有天意,冥冥之中有一只“无形之手”在掌控着我们,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,包括你的一切思想和行动、包括你的一切行为和改变,都是命理设计好的,你只需照着既定程序去完成这样一个过程,而以我们现有的智慧和认知还无法去解读这只“手”。虽说有人不信命,与命运抗争,最终也会成为昙花一现,回到原点,还是完成那冥冥之中注定了的命。
如果放眼宇宙,看太阳系、银河系、超星系,你会觉得自身很渺小,别说是一个人,就连整个地球都算不上一粒灰尘,所以,人类可能把自身想得太伟大了,其实我们很渺小。
人生如同一盘棋,所走的每一步都有着因果的关系。一方面,有前因,就有后果;另一方面,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不管怎么说,也不管世人怎么看待命运,努力做好自己,平时勤学苦练,不断积累知识和阅历,才能在关键的时候把握好机会成就自我,否则即使机会有朝一日降临了,却终因知识或阅历不够而失之交臂,最后只能一声叹息。
最后,引用一段歌词作为结束语,希望大家能像歌词中所倡导的精神,过好自己的人生。
道路段段美好,总是血与汗营造;
感激心中主宰,每段道路为我铺;
但愿日后更好,我愿永远莫停步;
我要闯出新绩,要用实力做旗号;
明日再要走几多路,谁人能计,谁能知天有几高;
凭自信努力做,要得到的终得到,以后就算追忆也自豪!
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,你的关注转发评论收藏都是我最大的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