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说事实,谈民意,不是写华丽的文章,是写民意,用大众的语言,说大众的事!”
基本上我们大部分人都有痣,只是不同的人长在不同的部位,有的痣大,有的痣很小而已,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如何分辨痣,很多人把黑色素瘤当成了痣,后悔一辈子!
先了解一下大概基本情况。
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,广义包括各种先天性、后天性黑素细胞痣、皮脂腺痣等。医学上的“痣”是狭义的,又称痣细胞痣、色素痣、黑素细胞痣或普通获得性黑色素细胞痣,不包括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。痣为人类最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,是表皮、真皮内黑素细胞增多引起的皮肤表现。根据痣细胞在皮肤内的位置不同,可将其分为交界痣、混合痣和皮内痣。扁平皮损提示为交界痣,略高起皮损多为混合痣,而乳头瘤样皮损和几乎所有半球状和带蒂皮损为皮内痣。
黑色素瘤又称恶性黑色素瘤,是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一类恶性肿瘤,常见于皮肤,亦见于黏膜、眼脉络膜等部位。黑色素瘤是皮肤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瘤种,容易出现远处转移。早期诊断和治疗因而显得尤为重要。
黑色素瘤一般指恶性黑色素瘤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一种,是皮肤三大恶性肿瘤之一。黑色素瘤多由黑色素细胞所形成的痣或黑色素斑发生恶变而来。早期诊断和治疗因而显得尤为重要。在亚洲人和有色人种中,原发于皮肤的黑色素瘤占50%~70%,最常见的原发部位为肢端(约占所有黑色素瘤的50%),即足底、足趾、手指末端及甲下等部位,其次为粘膜黑色素瘤(约占20%左右)。不恰当的处理有可能诱发色素痣恶变和迅速生长,如刀割、绳勒、盐腌、激光和冷冻等局部刺激。就目前的了解,内分泌、化学、物理因素对黑色素瘤的发生是否有影响还不得而知。
黑色素瘤几大特征:
A看部位:一般来说,摩擦部位如脚底、肘部、头皮的痣更易恶变,摩擦会让摩擦以后痣细胞增生活跃,发生异型、恶变。中国人脚底的痣最容易恶变。
B 边缘不规则:边缘不整或有切迹、锯齿等,不像正常色素痣那样具有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轮廓。
C 颜色改变:正常色素痣通常为单色,痣的颜色也有很多种,除了黑色,还有红的、蓝的等,相对来说蓝痣更容易癌变,要密切关注。而黑色素瘤主要表现为污浊的黑色,也可有褐、棕、棕黑、蓝、粉、黑甚至白色等多种不同颜色。
D 直径:色素斑直径>5~6mm或色素斑明显长大时要注意,黑色素瘤通常比普通痣大,要留心直径>5mm的色素斑。对直径>1cm的色素痣最好做活检评估。
E 看深度:一些早期的黑色素瘤,整个瘤体会有轻微的隆起。是否癌变与痣的大小无关,却与痣细胞所处的位置有关。按痣细胞所处的皮肤深度,痣分为皮内痣、交界痣、复合痣,相对来说交界痣(处于皮肤表皮与真皮交界处)更容易癌变。
F变化:黑色素瘤几周或几个月内有发生显著变化的趋势。
恶性黑色素瘤(黑色素瘤)是由异常黑色素细胞过度增生引发的常见的皮肤肿瘤,恶性程度极高,占皮肤肿瘤死亡病例的极大部分。多发生于皮肤或接近皮肤的黏膜,也见于软脑膜和脉络膜。它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皮肤粘膜和色素膜恶性肿瘤,黑色素瘤已成为近年来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,年增长率3%-5%。并且,恶性黑色素瘤一旦进入快速生长期,则患者预后极差、病死率较高。晚期黑色素瘤根据不同的转移部位症状不一,容易转移的部位为肺、肝、骨、脑。眼和直肠来源的黑色素瘤容易发生肝转移。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可能出现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,包括食欲减退、恶心、呕吐及乏力等。此外,黑色素瘤转移至机体各个不同部位可出现相应不同症状,例如骨转移可能出现骨痛、肺转移可能出现咳嗽、咯血等。看到黑色素瘤的杀伤力这么大,很多人估计立马就想把身上的痣全部点掉,既美观又安全。目前点痣主要是激光、冷冻两种方法,这对痣是很大的刺激,可能刺激它恶变成黑色素瘤。如果痣已经恶变了,点痣会刺激它转移扩散,通过血管、淋巴管从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,比如从四肢末端转移到大脑中;或者直接向四周播散,比如从指甲盖传到整根手指;也可能从浅表层往深处生长。一旦黑色素瘤发生了转移,5年生存率低于20%。另外,还有数据研究显示大量无节制地使用美白产品,这对痣来说也是一种刺激,会增加黑色素瘤的发病率。专家提醒爱美贪白的女性朋友,身上特别是脸上有痣别只想去美容院点掉,要找专业医生处理痣,还要尽量少用美白产品,以免增加癌变的风险,从是否美观的小事变成“生死攸关”的大问题。